人文普及學會

推廣思考方法、人文知識、跨學科交流

歡迎投稿

投稿方法請按圖進內

Like

like我們的facebook page,留意我們最新動向

電影與藝術

電影是否藝術的一種?

什麼是哲學?

你說話總是那麼高深難明,你一定不是讀哲學的

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美學筆記】Frank Sibley 論美感起源/Ethelred

【美學筆記】Frank Sibley 論美感起源/Ethelred

「美感是來自藝術品還是自然事物?」Frank Sibley 在他的文章 “Arts or the Aesthetic –which Comes First?” 嘗試處理這個美感起源的問題:

"The question I want to raise here is about the gene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aesthetic. Where does it originate? Do human beings derive the notion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from the arts and the work of artists, or would aesthetic experience be possible, perhaps in relation to natural objects, even if there were no art? Which, in short, is the more fundamental notion, art or the aesthetic?" (p. 135).



Sibley 明到了黑格爾那個年代,人們開始把「美」和「藝術」連上關係甚至認為美感的來源是藝術品 —— 也就是,藝術的概念在邏輯上先於美的概念。他舉出了三個持這種想法的哲學家:



"In the introduction to his lectures on Fine Art, Hegel wrote, 'the beauty of art stands higher than Nature' and concentrated thereafter on an account of the arts. Many others since have contended explicitly that the arts have a logical priority over the aesthetics of nature." (pp. 135-6)



One recent writer of importance holds that 'once the aesthetic attitude has been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objects produced under the concept of art, we can extend it beyond this base' (Wollheim: 1980, p. 97).



Another writes, 'when we judge a person's or a flower's beauty we are judging them within certain artificial canons, canons that we develop from our acquaintance with the arts' (Savile: 1982, p. xi)



那麼,這些哲學家如何解釋,我們在看到自然景物而非藝術品時,何以會有美感上的感受?Sibley 嘗試解釋:他們會認為我們的感受來自藝術家的眼光,當我們看過 Monet 或 Van Gogh 的畫,視野便不知不覺受到了他們影響。我們透過藝術家的眼睛看世界,同時感受到美感。這種法是把自然事物看成人工藝術品。然而,Sibley 認為沒有任何具服力的論證能支持這種法:



"To my knowledge no convincing argument has ever been offered to prove it. Indeed I want to suggest that no such argument could be given. I even think that the exact opposite is almost certainly true, that is, that the concept of art is logically secondary or dependent on the concept of the aesthetic" (p. 136)



然後 Sibley 便開始論述他所建構的論證,用以證立美感先於藝術。論證由這兩個前提作推論:



"If one considers the concept of art, at least that concept which underlies the obvious or central or paradigm examples of art over many centuries, it seems impossible that art should not be thought of as the production of things, audible, visual, or linguistic, which are attempts to create, if not beauty, at least things of some aesthetic interest, and this no matter what additional purposes they might have been meant to serve" (p. 136)

"It is impossible to have the intention to do or produce X, whatever X is, without already possessing some notion of X" (p. 136).



由以上兩個述句,我們可得出以下(簡要的)論證及結論:


(1) 創造藝術品要知道美的概念。

(2) 在邏輯上,我們不能意圖去做一件事而對這件事一無所知。
因此,
(3) 在邏輯上,我們不能意圖去創造藝術品而對美一無所知。(Since: 1-2)
因此,
(4) 美在邏輯上先於藝術。(Since: 3)



在建構論證後,Sibley 開始提出對他論證的潛在反駁。首先,人們可能會反駁前提 (2),認為我們可以意外地創造出美的事物,而不涉及任何意圖:



"Similarly, someone, adult or child, even an orang-utan, even a machine randomly operating, might, produce something that happened to be of aesthetic interest" (p. 137).


"There have been works which are chance or random happenings, aleatory music, automatic writing, objets trouves, ready-mades, computer productions, works over which the artist exerted little control or direction, or where there was no intention of producing things of aesthetic interest" (pp. 137-8)



對於這種批判,Sibley 認為單是美的事物不是藝術品,藝術品需要經由人的選擇,而當評定一件物品為藝術品時,便涉及了意圖,同時需要先有美的概念。因此,美在邏輯性上還是先於藝術:



"Sometimes artists have left things to chance but hoped for and selected and salvaged anything of aesthetic significance; but in so far as they select the 'worthwhile' results and reject the 'worthless', they are still, by this selection, often intending to present items, differently arrived at, of aesthetic interest" (p. 138).



除了對前提 (2) 的批評外,對前提 (1) 也有一個潛在批評。這批評以近代藝術發展作為參考,明有些藝術品是意圖去創造出醜陋的事物,所以前提 (1) —— 創造藝術品要知道美的概念,是不合理可信的。故此,整個論證為 invalid:



"But in other cases there has been the deliberate intention or hope that what is produced or selected will be ugly, banal, pedestrian, without traditional aesthetic values, will even be devoid of aesthetic interest altogether. Such productions may be, and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rt-works" (p. 138).



Sibley 的回應是,由於美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即使我們意圖去創造出醜陋的事物,也需要先知道美的概念 —— 兩者必然地共存:



"So, it seems, whether we allow these modern works to be new forms of art or not, they all presuppose a familiar concept of art and therefore of the aesthetic. Without the latter concept they could not exist" (p. 138).



可是,Sibley 的論證還是沒有考慮最後一種可能性:現今有些藝術品可能完全不需要考慮美或醜,因此亦不需要先對美有概念。雖然如此,他的論證還是有相當的發性(特別是 他對意外地創造的藝術品,和電腦隨機生圖像的分析)。我之所以喜歡 Sibley 的文章,不多不少在於他對概念分析的討論方法。


Wollheim, R. (1980) Art and Its Objects, 2nd ed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vile, A. (1982) The Test of Time: An Essay in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ibley, F. (2001) Approach to Aesthetics: Collected Papers on Philosophical Aesthetics,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責任/李敏剛

via bythedanube
責任/李敏剛
本來對所謂自由主義與左翼的辯論已決定不寫甚麼,一來是因為忙碌無力寫長文,二來也是因為對很多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香港抗爭形勢與策略等的問題,都未有好完備的判斷。近來和人討論,多了很多 「On the one hand」與「On the other hand」,這種猶豫不決與和稀泥連自己都有點難受,何況擺出來逼人家讀。不過因為研究需要,近來再讀了多一點盧卡奇 (György Lukács),再遙想他的種種經歷,想想當下香港的許多爭論--不只自由主義與左翼之爭,還有暴力與否、退聯與否種種爭論--就不由得感慨萬千。然後又重新再讀 Issac 君兩篇頗多人share的文章〈自由主義是甚麼〉及〈馬克思主義已死?--回應周保松〉,覺得也不妨花一點時間寫點讀後感,算是為自己近來的一點知性上的掙扎,留個注腳。

這篇文章會如常地有點迂迴(如果不是迂腐)。和當下爭論相關的,是盧卡奇有關「責任」和「整體性」(Totality,不知這樣的中譯是否好,姑且先用)的想法,不過談盧卡奇之前,得先由 Immanuel Wallerstein 談起。

Immanuel Wallerstein 最有名的著作自然是他的一本小書 Historical Capitalism with Capitalism Civilization 以及他的世界體系 (World system)理論。說來慚愧,我其實還未有時間讀這本名著,不過他的世界體系理論的大概,我卻由他的文集  The capitalist world economy 中的一篇文章 〈The rise and future demise of the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concepts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裡讀過(因為是修過的一個課的required reading,慚愧),略知一二。

簡單來說,他的世界體系理論是指,當我們談資本主義,我們不應該孤立地看譬如說英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或法國的資本主義發展是如何如何、剝削又是如何如何,因為資本主義其實是一個不必然受國界限制的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透過經濟分工和交易,不同的國民經濟體系的演變其實互相扣連息息相關。一旦分工與交易的體系確立--無論是否有意,其實多數是無意的,這正是資本主義體系擴張的威力--我們就不能說,一些發展中國家或第三世界國家不能建立起有如歐美的完善資本主義制度、它們的生產方式「落後」、甚至還停留在使用奴隸制,是因為它們的制度自身不夠進步。因為它們的生產方式和體制都是受國際分工與國際市場所左右,正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國家(Core)掌握了最重要最龐大的資本與技術,因為他們歷史上先起步的優勢,令到那些發展中國家只能分到一些落後的,如依賴天然資源或勞動密集的商品生產,被迫成為整個資本主義生產體系的邊緣(Periphery)。它們不但難以和核心國家競爭,更根本的是整個消費市場和購買力、投資資本都集中在核心國家,它們整個經濟因此都只能依賴核心國家的需求(此即社會科學理論上一度很有名的依賴理論 Dependency Theory 的基本框架)。因此它們的落後、體制的不完善、血汗工廠甚至奴隸制度,都是先進、核心的資本主義國家有份促成的--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這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擴張與分工的必然結果。

Wallerstein 的其中一個最有爭議性的判斷就是:即使是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革命所建立的社會主義陣營,即使執政的共產黨自稱是在行社會主義經濟,他們其實都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一部份,並吊詭地甚至有助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穩定。這是因為革命後的俄羅斯(即是蘇聯--雖然領土上略有不同),其發展軌跡,其實可以說是一個邊緣的國家透過閉關鎖國、集體化和集權化,進行急速的工業化,以重新維持其半邊緣(semi-periphery)的地位,這其實和十七世紀晚期英法的重商主義、十九世紀的美國的保護主義沒有本質上的分別。而半邊緣的國家,Wallerstein 將之類比為一國經濟之內的中產階級--他們的存在和保守性,恰恰有助於分化那些反抗資產統治階級的力量,因此是有助社會穩定的。同樣道理,半邊緣國家因為其分工的角色是有助穩定世界體系的;因此,蘇聯(乃至整個共產主義陣營)雖然是社會主義國家,但一方面其發展其實都還是受制於西歐美國的巨大優勢因而困難重重,另一方面它們其實也是起著穩定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作用,這些都是因為國際分工而確定了的,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這套分析,其實也是 Issac 君第二篇文章裡回應應周保松對社會主義國家的批評的立論根據。不得不承認,Wallerstein  這套理論其實相當有啟發性,比照不少歷史發展的軌跡,也很有說服力;事實上,我雖然所知甚少,但據一位讀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朋友說,Wallerstein 的世界體系理論甚至是這兩個專業中的顯學,是最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可是,如果仔細想深一層,這個理論思路其實頗為霸道。如果循這個思路不加限制的推論下去,有甚麼問題、壓迫、和剝削,可以不算到資本主義的頭上呢?形象點說,這不是一種理論上的技安主義嗎: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問題;就是你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你國家內所面對的問題,依然都是資本主義(而不是社會主義)的問題。所有改良甚至挑戰資本主義體系的嘗試,一旦成功了--世界革命來臨,我們不再有剝削--就是社會主義的成功,一旦失敗了或引起種種問題與災難,就都是資本主義體系的問題,與社會主義無尤。所以社會主義一定是不會錯的,或至少一定不用為問題負責的--一日未有世界革命,所有問題都是資本主義問題,都要資本主義體系、資本家來「負責」。

我不希望給人覺得我是在為資本主義或自由主義做辯護士--正如我前面說了的,這套說法其實很有解釋力,蘇聯面對的困局也是真的,拉美國家的「依賴」與被剝削,更是血跡斑斑卻又被資本主義主流論述硬生生壓制下去的一段黑歷史。但問題在於「不加限制」,或不加所謂的 qualifications--這樣的一套因果鏈一路推下去,可以在那裡停?

另一方面,我們又是否願意用同樣的邏輯去理解論敵?Issac 君在第一篇文章裡批評自由主義者曾經容忍甚至支持奴隸制、殖民地--真實發生了的歷史自然難以辯駁,但按世界體系的內在邏輯,我們也是否可以說,自由主義者的容忍與退讓,其實是因為資本主義體系尚未鞏固確立、資產階級尚要和封建地主階級和其體系作鬥爭,所以得「退一步,進兩步」?到了美國南北戰爭之後,奴隸制不也是沒落了嗎?二戰之後,殖民地不也都解殖了嗎?可不可以說,正是在這些時候,資本主義體系才取得真正的決定性的勝利(資本主義的世界革命終於成功了!),所以之後才算數,之前的都不是資本主義的錯?這樣的說法自然荒謬和冷血得令人髮指,但用同樣的思路去理解共產主義陣營、社會主義理論,為何就可以了?這是不是雙重標準?

事實上,這其實不只是 Wallerstein這套理論自身的問題,因為這樣的思路其實有其更深層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這就是盧卡奇的 Totality 理論,即我們分析某一歷史事件或現象時,不能孤立地看,而是要有一套 reality as social process 的觀念,所有所謂社會現實,都是背後有錯綜複雜的生成歷史和受其他因素影響。盧卡奇的哲學分析相當精彩(最直接自然應該看他的有名文章〈What is Orthodox Marxism〉),但其整個思路其實可以用馬克思幾句著名的話總結:
“A negro is a negro. He only becomes a slave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A cotton-spinning jenny is a machine for spinning cotton. Only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does it becomes capital. Torn from those circumstance it is no more capital than gold is money or sugar the price of sugar.”(引自盧卡奇文章)
所有社會現象都只有在特定的社會權力關係和歷史脈絡之下,才能理解其本質。機器本身不是資本,只有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之下,它才是資本,也就是說資本本質上是一種社會關係,一如勞動者、金錢、商品。它們的特質和影響我們生活的方式,都是由社會關係--也就是社會的生產關係--所界定的。

這個說法當然很有洞見--在不少甚至大多數的情況下,我甚至覺得這是最有用的切入社會分析的思考方式--問題是,一旦我們談到責任誰屬時、一旦我們談道德對錯時,這個因果鏈,在哪裡停?紡織機在英國是資本家用以壓迫工人的資本,那麼在蘇聯的國家工廠同樣被迫強制用紡織機勞動的工人,他們所受的壓迫,責任是在於社會主義國家體制,還是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

盧卡奇對這個責任問題其實有所思考,這就是在他另一篇有名的文章〈Tactics and Ethics〉裡的說法:
“The sense of world history determines the tactical criteria, and it is before history that he who does not deviate for reasons of expediency from the narrow, steep path of correct action prescribed by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which alone leads to the goal, undertakes responsibility for all his deeds.”
假定歷史唯物論是對的,所有有助無產階級擊敗資產階級、帶來世界革命、結束人與人的剝削的策略與行動,都是對的。為了這個目標,我們甚至應該反對所有的「袋住先」--社會民主、福利國家改善了工人的福利,既然革命退潮,不如「袋住先」?不可以--如果代價是消弭工人的抗爭意識。他在文章的開頭有一個精彩的例子說明問題的關鍵:
“The ‘at most’ needs special emphasis, for an objective like that of the French Legitimist Restoration, namely the acknowledgment, in any sense whatever, of the legal order of the Revolution, was already tantamount to a compromise.”
作為保皇復興帝制的黨人,一旦參與到民主議會裡去,即使是只為爭取議席和利益也好,已經是原則上--或最終目的上--的退讓了。同樣道理,除非是相當極端的例子,否則不衝擊資本主義議會制的所有行動,都是有問題的。

很有道理吧--我們不也是都在反對在香港普選的問題上「袋住先」?但問題還是在於:如果不加限制、不加界定到底實質上的得與失是甚麼、箇中道德分量的比重是甚麼的話,從根本思路上反對任何「袋住先」,又或者「和理非」或「退場」的話,到底在哪裡停?是不是因為我們的目的是對的,我們是被壓迫者,於是一切手段,不論後果,都是無問題的--一旦有甚麼問題,譬如來真的暴力革命所流的血--錯的要負責的,都是當權者、資本家、資本主義體系?我不是反對一切形式的暴力--遠遠不是,正如所有自由主義者都不是--問題是,具體的暴力形式與代價,是要具體談的;而更重要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把最終的責任,歸咎於「體制」,因為這是一種取消個人對他人的責任的危險思路--如果說當代的左翼自由主義者為什麼不輕言暴力、甚至對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有一種天然的戒心或Distaste的話,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也許是偏見--難道左翼對自由主義者沒有偏見嗎--但卻是一種不無道理的偏見(當然,正如左翼對自由主義的和理非、溫和傾向建制的批評,也是偏見--但不無道理)。

雨傘革命失敗了嗎?如果是,是學聯的「責任」嗎?退聯是「共產黨最開心」嗎?一旦共產黨(或建制in general)真的因此少了一個有相當組織力的對手,是主張退聯的人的責任,還是學聯不能取信於人的責任,還是一切都是共產黨的責任?有好後果當然好,但一旦有壞的後果誰會願意走出來承擔責任?還是成功了就是抗爭的光榮,失敗就是對方的責任,「愚蠢而庸俗的是這個世界,而不是我;對後果應負什麼責任,與我無關;這個責任,是那些受我辛勞服務,並有待我來掃除其愚蠢和庸俗的其他人的事」(Max Weber 語)?

老實說,我自己也不知道,這些問題都不(完全)是反問或質問--這樣的思路一路走下去,其實也是有問題的--抗爭者是受制度所排斥、壓迫,沒有組織沒有資源,甚至連「光環」都沒有,死了多少都沒有主流媒體關注--內地工人和居民的維權抗爭,我們有關心過嗎?更何況世界各地受壓迫者的抗爭?--你要他們想「責任」,為自己的行為去做道德「論證」,是否更冷血?也許是的。但我想,同一時間,也許,我們也不應太快把自己放到弱者的位置--還能上面書和人筆戰的你,情何以堪呢?同理心過了頭就是自以為是,也許,更是對思想的一種懶惰,甚至逃避了。

更重要的也許是,當我們真的希望調動理論看世界時,總不要忘記 qualification,對自己如是,理解論敵時,也應如是。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誰願為自由左翼出頭?——左翼看階級,革命與道德/區龍宇


via inmediahk
誰願為自由左翼出頭?——左翼看階級,革命與道德/區龍宇 

過去一周,周保松、李達寧、Rock Yiu、Issac、毛翊宇分別在網絡上辯論上述題目。20年前,保松兄已經在英國約克大學裡和我辯論過好多個晚上,不過那是朋友之間的討論。公開辯論,要數這次了。雖然注意者不多,這場辯論,本身還是有點標誌性的。再上一次辯論,已經是1970年代了。當時所謂社會派,雖有社會主義左翼,更多是自由主義,當中混雜著左中右。混雜,其實也是混沌。當時根本沒多少人作這個區分。即使當時有人自覺為自由左翼,但多不注重從政治哲學高度去探討,更不會自覺地與自由右派區分開來。然後,1980年代起,當殖民政府開始以選舉收編所謂中產,右派自由主義更加成為顯學,顯到簡直不用再辯論的地步。35年後的2015年,似乎重演一次辯論,不過從歷史背景到內涵都大不相同了。這次以周兄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左翼,覺得需要同其右翼切割,這是最大不同,也反映了舊民運需要來個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了。不過,他不只與自由主義右派割席。可以說,他是左右開弓,一面抨擊自由主義右派及本土右派,一面批評社會主義左翼。饒有興味的是,今天竟然又有青年人以社會主義左翼之名,出而與保松兄相辯,這在五六年前,也是難以想像的。

當公共證成遇上強權
自由主義左翼強調個人權利、主權在民、社會福利和多元文化,批評右翼不顧貧富懸殊,在這方面是與社會主義的主張交疊的。社會主義者沒有像保松兄所想像的,根本反對改良,只要革命。馬克思本人不排除,在當時的美國和英國,有可能經過議會道路達致社會主義。經典社會民主主義分開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托洛茨基提出過渡綱領,莫不把爭取改良作為重要奮鬥。對他們來說,革命與爭取改良並不對立。社會主義者,同自由主義左翼一樣,都爭取而且多年來確實爭取了很多改良。分別只是,自由主義左翼的路線,能成功嗎?

保松兄很強調「公共證成」(Public justification),讓各黨各派在公共面前,辯論一番吧,讓理性來說服我吧。保松兄沒有討論到革命,但Rock Yiu討論了,認為一般情況下「自由主義不接受以暴力推翻壓迫者」;如果情況特殊,則贊成革命與暴力者,有責任提出論證,情況如何特殊,足以證明革命和暴力為正義。

但這正是不少自由主義者的盲點,以為那些「極端」派別,例如本土右派或法西斯主義,其所以「極端」,是純粹出於認識錯誤。不。當財閥和高官堅決反對民主,反對福利,這不是認識問題,而是因為赤裸裸的物質及精神利益啊(做人上人的感覺肯定很飄飄然)。離開利益去講價值,實是無源之水。正因為保守主義的價值,植根於統治階級的固有利益,才變得如此根深蒂固地反民主。你希望大家理性辯論,他們卻秉持強權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而且毫不猶疑用水砲甚至槍砲對付你,你耐他何?以為單靠公共證成,可以說服財閥和高官,或者極右派,去接受民主與社會福利,接受較高稅率以及被民主監督,老實說,並無先例。或者只是卑微到希望其乖乖坐下來好好討論也難。相反的先例,即財閥官僚,以白色恐怖鎮壓要求民主與福利的工運,以政變對付議會和民選政府,則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

當價值觀找不到活生生的載體
一旦我們不是孤立看待價值,而是使之與具體社群的具體利益結合來看,就揭示了社會的階級結構。最好的主張,最理想的價值觀,都需要找到活生生的人,即特定社群,來作為自己的社會載體(social carrier),才能抗衡並克服保守勢力的反撲 – 除非你相信單憑念力,就能夠讓價值觀戰勝國家機器及金錢力量。我們要問,個人權利、主權在民、社會福利和多元文化,今天在哪裡找到它們的社會載體?財閥?當然不會。他們只會幹相反的事,因為他們是損人利己的價值觀的社會載體。中小資產階級?他們一聽到福利,一定耍手擰頭。中產階級?香港的主流泛民,就是中產階級政治,他們三十多年的全部歷史,是支持派糖,但反對福利國家。數來數去,只有在工資或個體勞動者(包括體力和腦力)以及前途未卜的青年,這種主張才多少得到支持。

也只有大力發動勞動者的運動,這種主張才能戰勝財閥與官僚的統治聯盟。但後者決不是吃齋的,他們一定發動反攻,甚至製造白色恐怖。反過來,除非束手待斃,如同1933年德國所有自由派或左翼政黨一樣,否則,有所作為的政黨,往往被迫反抗。這時,自由主義的朋友就陷入兩難:這不就是階級鬥爭了嗎?這種鬥爭,不就是撕裂社會,要麽造成白色恐怖,要麽造成革命嗎?但自由主義既不能支持白色恐怖,更 – 誠如Rock Yiu所說 – 不能支持革命,所以…所以為免陷入這種兩難,最好就先不要發動勞動者運動。或者發動了,最好臨時取消。怪不得1989年6月7日支聯會宣布取消大罷工。也怪不得大陸自由主義者,恐懼勞動者運動的興起,甚於恐懼一黨專政。然而,這也注定了,自由主義左翼找不到自己的社會載體,也就無力與大財閥及官僚抗爭了。這時也就宣布了自己的死期,因為法西斯主義是不會同你講道理,講溫良恭儉讓的。在他們眼中,自由主義同樣是敵人。

當然不一定所有自由主義者都會這樣軟弱無能。但如果有自由主義者站在反抗運動一邊,他也就放棄了自由主義的階級調和的立場了。

洛克是革命者 – 啊,你不知道?
不過,說自由主義是階級調和,或者反對革命手段,也不盡然。其實,後期的自由主義才如此。早期的不是。歷史演變中的自由主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18世紀的自由主義,代表的是新興資產階級,向舊貴族發動鬥爭。他們當時絕對不階級調和,而是階級鬥爭的。因此,對於暴政,不只不反對革命,而且很主張革命。與Rock Yiu所說的相反,自由主義宗師認為,人民對暴政有革命權利,且是自然權利,不需再經過什麼論證。洛克在《政府論》下篇(224-5節)就講得很清楚:「如果人民陷於悲慘的境地,覺得自己受到專斷權力的禍害,……一有機會就會擺脫緊壓在他們頭上的沉重負擔。…我的回答是,…對於統治者的失政、一些錯誤,人民都會加以容忍…。但是,如果一連串的濫用權力、瀆職行為和陰謀詭計都殊途同歸,…則他們奮身而起,力圖把統治權交給能為他們保障最初建立政府的目的的人們,那是毫不足怪的。」

美國獨立宣言又是怎樣說呢?它說:「當…政府企圖把人民置於專制統治之下時,那麼人民就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這個政府,並為他們未來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誠如獨立宣言所云,「過去的一切經驗也都說明,任何苦難,只要是尚能忍受,人類都寧願容忍,而無意為了本身的權益便廢除他們久已習慣了的政府」。能夠改良即盡量改良,但如果已無改良希望,則革命是最後手段,怠無疑問。和革命對立的,不是改良本身,而是改良主義,即根本放棄革命權利,要人相信漸進改良必使資本主義根本消除階級矛盾。如果消除不了,又如果人民起來反抗,不義的不是資本主義統治者,而是人民 – 這才是改良主義。

歐美的代議民主制,沒有幾個單憑公共民主商討然後制定出來,大多是經過革命。只不過,革命產生出來的新統治階級,事後都會忙忙開動宣傳機器,要人民忘記革命 – 不然,下次革命就會對準自己了。早期的自由主義,也從此轉軌,改為支持建制了,轉為主張階級調和了。從這時開始,他們也背棄了自己的宗師。

事實上,早期的自由主義往往比後期的更加勇敢和意志堅定。關於革命學說是如此,關於階級鬥爭學說也一樣。階級鬥爭學說根本不是馬克思發明的,而是比他早的法國歷史學家基佐(Guizot)所倡導的,並運用在他的《歐洲文明史》和《法國文明史》兩書中。

革命權無需辯證,但這個權利之具體運用,何時何地運用,如何運用,的確需要小心,真真需要論證。在經歷過文革之類的假革命之後,尤其需要。誰以為隨時隨地都應該運用革命權,不是革命唯意志論,就是狂妄之徒。至於像本土右派那樣的暴力,更根本與革命無關,只是義和團的盲目暴力排外而已。反過來,如果像Rock Yiu那樣否定革命權,不只拒絕繼承真正的自由主義道統,而且自我矮化為臣民,也永遠無法有效對付暴政。

國家機器是階級中立的?

表面上看,避免階級鬥爭,是有方法的,就是以政府去調節階級對立。這也是後期的社會民主主義所鼓吹,並為後來的自由主義左翼所模仿。但這首先假定了政府是階級中立的。可惜這個假定沒有事實根據。當各國都出現一兩百個大家族控制了國民經濟命脈之時,金錢萬有引力早已把最大的政府,吸納到自己的軌道上,使之繞著自己來轉了。如果說二戰之後,歐美能夠有福利國家,那根本不是政府先行介入,力挺工運的結果。恰恰相反,那是強大工運在戰時及戰後向統治階級挑戰的結果。

正是工運的衰落,導致列根和戴卓爾能夠在1980年代全面反攻,逐步消滅福利國家。再加上2008年以來的大衰退,歐美各國面對的,正是慢步回到三十年代。希臘則走得更快,實際上已經回到1930年的德國了。希臘統治階級借下的錢,卻要普羅大眾償還,實在無恥;德國自己曾經因為債務而破產,導致法西斯上台,但現在為逼希臘還債,不惜讓希臘重蹈自己的覆轍。這不只是政治短視,而且更加無恥。

馬克思主義無道德論?

這又牽涉到關於「政治與道德」的議題。關於「馬克思主義是無道德論」的指控,由來已久,不過,實無根據。其所謂根據者,就是如此論證:馬克思主義既然認為「歷史有客觀的發展規律,那麼根本沒必要糾纏於道德爭論」。的確有自稱馬克思主義者這樣認為,特別是斯大林主義/共產黨系統者。最有名的是法國共產黨的阿爾都塞(Althusser)。

凡認真讀過馬克思本人的著作,都知道他繼承了啟蒙時代以來的自由主義/人道主義道統,認真看待「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的原則,也正因此,他譴責一切辱沒人道的壓迫,剝削以及濫用暴力,並最終投身於勞動解放運動和民主運動。他的《1844年經濟哲學手稿》,更加初步奠定了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和人道主義。

然而,阿爾都塞卻在1960年代,斷然說有兩個馬克思,而「成熟的馬克思」已經根本否定了「年輕馬克思」,所以馬克思主義不只與人道主義無關,而且根本反人道主義,因為馬克思主義既然揭示出,社會結構的演變規律,則人自然無所謂能夠有自由意志。既然如此,則自然無所謂道德選擇。問題是,阿爾都塞的解讀正確嗎?是斯大林主義/共產黨,能真正代表馬克思主義嗎?不能。他們曾經財雄勢大,但不代表其自稱的馬克思主義,是本來面目的馬克思主義。一直以來,都有被稱為「批判的馬克思主義」或「開放的馬克思主義」,既批判資本主義,也批判斯大林主義的蘇中陣營。對於阿爾都塞的兩個馬克思論,一開始就被這些馬克思主義者所反駁。佛洛姆(Erich Fromm)寫了《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Marx’s Concept of Man)一書,強調前後兩個馬克思的一致性。曼德爾寫了《馬克思經濟思想的形成》(The 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Thought of Karl Marx),指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如何為其人道主義及其對人的異化(alienation)的批判,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學及經濟學基礎,也提供了堅實的階級基礎。比較近一點的著作,是舍文(Howard Sherman)的《馬克思主義再發明》(The Reinvention of Marxism),其中一章專論人道主義與道德觀,批評了阿爾都塞那種容不下道德與人道主義的「純粹科學觀」(畢竟,這種純粹科學觀,不限於斯大林主義,也充塞於西方學術界及政界)。且不說,關於「歷史規律」的「科學」,例如什麼「五個社會階段論」,都是假冒馬克思之名而偽造的。其次,舍文質問,難道指出了人的行為(或不行為)背後、存在社會歷史因素的制約(或助力),就等於說人喪失了自由意志嗎?兩者如何相干?

為人道主義立下科學基礎
在這個質問之上,我也想補充:馬克思本人,在論述1871年巴黎公社的時候,一面指出,當時的局勢以及巴黎工人階級力量,決定了的起義幾乎必敗,但馬克思沒有說,啊巴黎工人,你們服從歷史規律,放下武器吧,任由德國軍隊佔領巴黎吧;相反,他強調,為何他們的起義還是正義的,因為即使失敗了,他們的偉大反抗精神,教訓了統治者;其所實踐的社會主義綱領,也為將來的成功留下寶貴經驗。香港去年的雨傘運動,雖無此歷史高度,道理也多少一樣:整個政治經濟力量對比,早已決定了雨傘運動不可能成功打敗831決定,但任何左翼,當時都應該全身投入,為什麼?無他,只為大大伸張普羅大眾的正義和道德,教訓統治者,鑄造自己的反抗道統而已。

有關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討論,到了1980年代,更出現百家爭鳴。最近一本捍衛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的左翼著作,是Paul Blackledge的Marxism and Ethics,也是我自己打算短期內閱讀的一本書。總之,任何人討論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或「無道德觀」),都要首先自問:他們所了解的馬克思主義,是本來面目那種嗎?

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其實吸收了自由主義好多好東西。那種認為兩種思潮,絕無交疊之處,不是幼稚,就是斯大林主義死狗。反過來,自由主義左翼如果希望找到其價值載體,以實踐其價值,其實也需要向(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學習。

無論如何,在兩種思潮之間,可以而且應該有真正的公共證成。而今次辯論,不只無所謂誰勝誰負,反倒是公共證成的示範呢,因為保松兄以及一眾辯論參加者,都顯示出高質素的思辯態度。與義和團式的喝罵,誠屬天壤。

如何(盡量)對偽科學免疫/etc-tera

如何(盡量)對偽科學免疫/etc-tera

網上偽科學、標題黨甚多,加上近年內容農場大舉擴張,每天總能見到一些標題為「你不可不知道的健康秘方」、「美國政府已承認XXX致癌」之類關於健康的文章,還不忘提你「趕快告訴你的親友」。內文通常有兩種,其一是介紹某種「神奇食物」,吃了幾乎就長生不老;其二是告訴你某類常見的日用品居然極度危險,必須完全避開。

這些煽動性的標題配上驚人內容,這些文章的作用只有一個︰傳播,內容真實與否無關宏旨,而且往往都是假的。可是錯誤的科學訊息不限於內容農場,不論是傳統媒體抑或比較大型的網媒,一樣有很多錯得離譜的說法。以下憑個人經驗列舉一些判斷科學文章(主要是醫療健康類)可靠性的原則,稱不上完整和全面,希望仍算有點用。

1. 保持懷疑
這是最主要的原則,特別是那些驚人的論調,除非有可靠證據支持,否則一律先視為不成立。當你越希望文章內容屬實,便越需要懷疑,因為出於認知偏差,我們很容易把「這篇文章是否屬實?」這個問題替代為「我是否希望它屬實?」。不過「保持懷疑」的說法似乎太過空泛,接下來是一些更實用的建議,總之記住要懷疑就好。

2. 注意訊息來源
先不要讀內容,掃視一下文章有沒有引用來源、在適當位置加上超連結。沒有的話,文章有沒有提及任何名字、書籍或其他文章的標題,讓讀者可以搜尋?

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提供訊息來源,加個超連結不是甚麼難事,假如作者連如此基本的事都不做,本來就頗為可疑。更重要的是,如此一來讀者便難以查證其內容真假,那不就可以天馬行空?(當然有些情況還是例外的,比方說文章本來在印刷媒體刊登,無法加上超連結,也許受篇幅所限難以加上完整的訊息來源,但至少要讓讀者容易查證。)

3. 查證訊息來源
有訊息來源不等如免於錯誤,訊息來源本身可以是錯誤的。因此我們需要去查一下來源是否可靠,比方說,假如有文章指「紙包飲品會致癌」,引用來源只是某份報章的報導,那麼讀者便應該再查一下那篇報導有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訊息來源,畢竟很多報刊都經常誤報科學研究。

粗略來說,訊息來源最好是一手來源,例如大型機構的官方網站、期刊論文等等;假如是二手來源,比方說媒體報導、科普文章等,也得選取可靠的媒體和作者,以及附上一手來源。至於維基百科,一般來說英文版比較詳盡,而且其寫作要求附上參考資料,日常使用來說亦算可靠的二手來源。

可是大部份人(包括我在內)都沒有足夠的心力和時間去查證所有訊息來源、細讀研究報告等,那該怎麼辦呢?

4. 新結果不必盡信
最常見的錯誤,是把單一研究結果視作完全可靠的科學發現。科學知識需要長時間累積,透過不同實驗確認先前的結果、排除出錯、巧合甚至造假等因素。發表實驗結果時,研究人員通常會說明研究方法(否則根本不知道實驗是否妥當)、進一步的研究方向之類,但這些重要細節在轉述中很容易被略去,例如實驗限制會消失掉,內容則過度簡化成「科學家證實XXX有效/有害」。

簡單來說,假如該研究是一些最新結果,身為外行人的我們可以關注,而不必全盤接受、視為學界共識。大可等待有更多證據和實驗後,看看科學社群的判斷。不幸的是到這個時候,媒體和標體黨都應該不會關注,可這就是科學。

至於科學證據、研究的種類,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科學證據也有分等級?〉、The one chart you need to understand any health study。

5. 驚人宣稱(通常)都在騙人
假如你需要更迅速的方法,那請把所有驚人的宣稱都視作流言,幾乎不會有任何損失。怎樣才算「驚人」呢?文首已提及兩個例子︰「神奇食物」和「有毒日用品」。把「神奇食物」吹噓得能醫百病的人,往往忽略人體本身有極度複雜的生化反應,並非單靠一種神奇食物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想健康嗎?還是靠均衡飲食、多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之類,沒有捷徑。

至於那些告訴你某種日用品有毒的文章,多半首先誤解了一些分類和研究(比方說 IARC 的致癌物分類),然後徹底忽視「劑量決定毒性」的毒理學原則,進而宣稱某種物質「有毒」,含有該物質的某種日用品因此也「有毒」。換言之,不可靠。

正所謂「非一般的斷言需要非一般的證據支持 」(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那些推翻學界共識的驚人論調,有多個環節可能出錯。可以是轉述者解讀錯誤,或是實驗結果根本沒那麼強,或是研究方法有誤,甚或是巧合。假如是真的話,應該經得起學界審視,有充分證據再相信也未遲。

6. 搜尋相反意見
近年互聯網開始多了點破解流言的文章,假如你看到的文章是常見流言,那可能已經有文章將之破解。在讀了文章想搜尋更多資料時,不要只搜尋關鍵字,還可以加上「流言」或「科學」等字眼,看看是否已破解的流言。一般而言破解文章會列出科學證據(仍要注意訊息來源!),可省去搜尋工夫,而且這樣做也能免於只尋找正面證據,形成確認偏差。

7. 找合格的媒體,繼續保持懷疑
我們接觸得太多流言的話,即使不相信仍很容易會受到其影響,更何況正常人都沒有時間逐一查實,久而久之總會不自覺的相信了其中一部份。我的做法是,按上述原則尋找合格的媒體去閱讀,那些多次犯錯的媒體則列入黑名單。這可以視為最基本的篩選機制,把(很可能)不及格的文章先行過濾,畢竟生命苦短,我們有時需要重視效率。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繼續保持懷疑,不論是甚麼媒體、甚麼作者和甚麼立場也不能鬆懈。記住所有人——包括自己——也有機會犯錯(雖然機率不同),要準備好在相反證據足夠強時修正、改變立場。

最後一點特別困難。

2015年4月21日 星期二

評自由主義左翼——兼談什麼是反資本主義左翼 /毛翊宇

評自由主義左翼——兼談什麼是反資本主義左翼 毛翊宇

在獨媒網站讀到周保松的〈什麼是自由主義左翼〉一文,覺得寫作態度十分誠懇,而且文章所述及的問題,諸如資本主義發展所帶來的社會不公,筆者亦非常關心。所以想寫這篇文章,來說說自己對自由主義左翼的看法。
本文的目的,並非學術討論,而是想和所有關心政治的薪資受僱者大眾,談談這個問題:各種不同的政治立場,跟我們現實生活的切身利益有何關聯?在網路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政治立場被貼上「右翼」(Right)和「左翼」(Left)的標籤,要百分之百釐清這兩個詞的定義是不可能的,簡而言之,「右翼」往往代表菁英、保守,「左翼」的價則是平等、改革。因此周保松將他的立場名為「自由主義左翼」(Liberal Left),標榜人權和平等的道德價,以國家積極介入市場為手段,盼以此解決資本主義的弊病。
本文的觀點是:「自由主義左翼」的立場是片面、不充分的,單單從國家如何管制市場經濟的角度出發,忽視了企業主、股票和房地所有者等社會階層因為壟斷社會資源,所握有的巨大經濟權力,這種權力足以大大影響政府決定;也忽視了在國家之外,勞工運動和社會運動在挑戰社會不公時所包含的基進民主意義,往往超越既有的法律和政府框架,而且具有極大的社會正當性。
總而言之,將社會事務割裂為「公」的政治領域和「私」的經濟領域 ,將腰纏萬貫和家徒四壁者視為法律上等同的抽象個體,都是因為缺乏對「資本主義」的分析,或者沒有把資本主義下的種種社會現象當作不可分割的整體看待。正因為如此,筆者雖然也是左翼價的同情者,但並不認為凡是泛左翼的政治立場皆得支持,真正能為薪資受僱者提供出路的政治方案,是以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Marxist)為基礎的「反資本主義左翼」(Anti-Capitalist Left)。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馬克思看待資本主義,不像大多數政治經濟的評論者,將其視為人類本性貪婪自利的表現。在漫長的歷史上,每種社會制度都有自己的「所有制」和「生關係」,而資本主義這個人類歷史上非常新穎,且至今仍然主宰我們生活的社會制度,是這樣表達自身特徵的:
整個社會被劃分成兩種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人:財富集中在少數1%的人手中,這些人是大企業老闆和高級經理,或者鉅額金融資的持有者,他們在經濟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讓手中的資本不斷增,這一小撮人所做的任何決定,都可能影響成千上百人的生計,而國家和法律保障他們這樣做的權利,在資本的世界裡,薪資受僱者無權發言。除了這1%的幸運兒之外,我們99%的大多數人,都必須在就業市場上找到一份工作,面臨著失業、低薪、工作不穩定的威脅,必須接受「購買」我們的人指揮命令,甚至常常面對諸如超時加班等等不合理的要求,縱使如此,可能還是深陷貧窮無法身。
為什麼富者越富,貧者越貧?很簡單,答案就在上述不對等的權力結構當中,資本所有者可以僱傭大量受僱者在他的命令下工作,以支付薪資為代價占有他人的勞力,並且盡可能的從受僱者身上擠出最多的產值,這就是利潤來源的秘密,有資本者「剝削」了無資本者創造出來的價,令薪資受僱者縱使工作的再多,也永遠無法追上飆漲的物價和房價。只有資本所有者才能控制大量社會財富的私人所有制,和社會被劃分為資本家 / 受僱者兩大階級的剝削性生關係,是資本主義的兩大支柱,也是不斷滋生社會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的根源。
自由主義左翼能解決問題嗎?
自由主義左翼的主張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筆者認為,不行。因為孤立的觀察資本主義社會現象,此派論者把每種社會不公都當作是缺乏政府介入的結果,在他們的視野中完全沒有剝削性生關係「資本主義」的存在,不改變經濟權力極度不對等的結構,讓薪資受僱者大眾在經濟生領域也能享有完全的民主,光靠國家在資本主義框架下推動的政策,是不會有長遠效果的。
周保松在〈什麼是自由主義左翼〉這篇文章裡,列舉了自由主義左翼的四個基本原則,分別是個人權利、主權在民、社會福利和多元文化。筆者想強調,這些原則所標榜的價,反資本主義左翼其實根本不反對,而是因為比自由主義左翼堅持的更徹底,所以不認為這些原則可以在不和資本主義發生衝突的情況下根本實現。舉例而言,何謂個人權利?大企業經理可以因為公司盈利不如預期,任意解僱員工,這就是在實行法律保障他的財權啊!而法律保障的生存權、工作權,卻不讓受僱者有權力決定企業的經營,究竟是要為社會、為員工,還是為少數資本家的利潤?
自由主義左翼的其他原則,在資本主義社會下也很成問題,以主權在民來,在貧富懸殊的社會下,縱使是民主選舉,難道票票真的等?富有的人閒暇時間較多,又可以下重金請來各路專家和代理人,反觀薪資受僱者,每天長時間為生計而工作,還有多少時間關心政治?一張三百萬塊的支票,對政客而言,價遠大於三百張選票,因此代議士和政府高官三不五時就和大資本家宴客茶敘,對基層勞工的心願卻充耳不聞,並不需要感到訝異。
再者,立法機關在富人壓倒性的影響力之下,社會福利又能籌措多少財源?更何況,對企業和金融資,就是降低資本的利潤,而手握大筆財富的資本所有者,只要他認為無利可圖,或是有其他更好的發財機會,隨時可以把資本外移到某個勞動人權低度保障的國家,或者乾脆拒投資,讓政府和薪資受僱者大受景氣低迷和就業衰退之苦,以達到讓社會屈服的目的,而政府往往為了提升國家的「競爭力」,拒採取不利資本主義的措施,薪資受僱者拿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最後,反資本主義左翼當然也支持多元文化,但恰恰就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薪資受僱者的文化無法獲得最大滋養,而由大企業所資助的出版業和媒體,卻經常罔顧人民的文化需求。
自由主義左翼政策的缺失,可以歸結為:只想在不傷害到資本主義優越性的前提下,用政府的公共資源去解決資本主義製造的問題,因此是種治標不治本,頭痛醫頭、痛醫的辦法。那麼,反資本主義左翼主張的解決辦法又是什麼呢?
資本主義堅不可摧?
在談到反資本主義左翼的主張之前,必須要先駁斥將反資本主義等同於實施財國有制、完全消滅市場和計畫經濟的迷思,事實上這是20世紀許多「共主義」國家的官方詞,周保松怎麼會輕易相信這些專制政府的宣傳呢?實在令人不解!反資本主義沒有一套公式,而且由不經民眾選舉且不需對民眾負責的政府下達經濟指令,薪資受僱者則從原本無條件聽命於資本家變成聽命於廠長和幹部,仍然沒有實質權力,這無疑是所有反資本主義的方法中最糟糕的一種。反資本主義左翼沒道理接受這種法,更不用對這種方法的失敗負責。
順帶一提,更令筆者感到驚訝的是,周保松認為社會主義經過實驗證明不可行且不可欲,而資本主義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屹立不搖,仍具有極大正當性,難道周保松不知道美國自金融危機後,2011年人民發起了佔領華爾街運動,表達他們對資本主義金融遊戲的義憤,這股抗議浪潮還延燒到全球,這就是周保松所謂的正當性嗎?
如同本文開宗明義指出的,筆者之所以想動手寫這篇文章,正是有感於周保松十分誠懇的討論態度,因此我尊重他的立場,但出於澄清反資本主義左翼主張的必要,也應當指出,周保松似乎相當支持資本主義,因此在觀察全球歷史和政經發展時,對資本主義急於肯定,有時陷於盲目,而對過去反資本主義運動的經驗教訓則是匆匆帶過,不願深入,因此止步於流俗的錯誤見解而妄下結論,認為改變資本主義已被證明「不可行」。
反資本主義左翼的基本原則
反資本主義左翼的立場很簡單,只有一個原則:勞動者賦權,權力歸於所有薪資受僱者。企業要減薪裁員,行,把所有帳本公開給員工看看,讓員工來決定;企業要關廠外移,行,由員工來決定公司資的處份,安排合理的補償或接管經營;由一小撮董事決定企業資源的配置,是反民主的,應當由受僱者集體實施自我管理,自己的勞動成果,自己所有和運用,工資工時等勞動條件也當由受僱者自行審議。這些要求都是違反資本主義框架的,但是反資本主義左翼並不因此劃地自限,我們主張這些權利都應該由法律確定下來,為了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成立無條件站在薪資受僱者立場的、反資本主義的左翼政權,這樣的政權只有在薪資受僱者大眾積極爭取民主的運動中才能壯大。
對勞動者賦權,就是針對資本主義弊病的根源進行改革,用受僱者集體參與的社會所有制代替資本家的私人所有制,用受僱者彼此之間平等合作的生關係代替資本家對工人獨裁的剝削性生關係。
筆者認為,反資本主義運動的成功必須經過什麼樣的道路,沒有人能預料,且這個答案依不同的政治和經濟條件也應有所不同。但唯一能確定的是,反資本主義的對策並不在某個先知的腦袋或某本經典裡,而是在每場爭取公平正義的勞工運動和社會運動之中,在每個挺身對抗資本家以及國家暴力的薪資受僱者們的集體智慧之中。

相關文章:
〈對本土論的一點反思〉— 周保松

〈論自由主義者之虛妄,兼論左翼道德〉— 李達寧

談自由主義——回應李達寧〉— Rock Yiu

〈關於民粹與左翼的幾點觀察〉 — 稻草

〈什麼是自由主義左翼〉— 周保松

馬克思主義已死?──回應周保松〉— Isaac

社會主義理想與道德論證〉— 周保松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McTaggart 悖論:你以為的時間不是實在的/《偉恩與咖啡》部落格

McTaggart 悖論:你以為的時間不是實在的/《偉恩與咖啡》部落格

McTaggart1給了一個滿有意思的、但是難懂的論證,這個論證的目標是要告訴我們:時間是非實在的。也就是,時間不是真正存在著
對時間本性的理解必須要能解釋變化
時間的非實在是反直覺的,我們早已習慣在真的有時間的世界觀中活著,我們有知覺,在知覺中它告訴了我們時間的流動。時間的流動是滿奧妙的事,原因在於我們從未知覺到純粹的時間,而更像是透過另外一種方式來理解時間:透過理解變化來理解時間。
McTaggart 正是這樣認為的,他認為:變化包含在時間的本性裡頭。也就是,他認為,如果我們自己弄清楚了時間是什麼,這個所理解的部份至少要能解釋變化才可能是充份的。
兩種時間序列
McTaggart 為了解釋變化,它引進了一套分析工具,即兩種時間序列:
  A序列:將事件按照現在、過去、未來來排列
  B序列:將事件按照事件的先、後來排列
所謂「事件」可以想成「在某時發生的某事」。
譬如,「里山咖啡的店長小花端出了一盤咖哩飯」,可以是現在、過去或未來發生的一件特定的事(A序列),也或者是介於某兩個事件、介於「小花用新鮮原料燉煮咖哩醬汁」和「客人吃得很開心」之間發生的事(B序列)。
我們可以看到,A系列是會隨著時間變動的。A系列裡面的未來的事件,會隨著時間變成現在的事件、再變成過去的事件。然而B系列是不會變動的,一旦先後關係確定了,無論時間怎麼流動,B系列都是固定的。
B序列預設了A序列,否則就沒有變化
McTaggart 認為,變化只能在A序列中解釋清楚。他的想法可以簡化成「如果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那究竟什麼是變化呢?
我們在這裡如果要清楚了解B序列是什麼,可以來考慮C序列:
  C序列:將事件按照特定順序排放好
McTaggart 認為,C序列和B序列是不同的,因為C序列沒有時間性的概念、只有空間性的概念。他認為B序列之所以不同於C序列,就是因為B序列預設了A序列。原因在於,他認為只有A序列才賦予了變化的存在。
簡單來,他認為變化應該要這樣解釋:一個事件本來是未來,然後成為現在,最後變成過去。只有這樣,這個事件才會始終是一個事件,不會隨著時間過去而不再是一個事件,而且同時又有變化發生——McTaggart 認為,B序列中的事件必須始終是一個事件,意即,它不能無中生有,也不能有成為無
為什麼?因為,如果一個事件在B序列中曾經是一個事件,它必定在前一個事件的後面、在後面一個事件的前面,因此它作為一個事件的位置是固定的。同理,事件不可能突然出現,也因為B序列的不會隨時間改變這個性質,事件的也是永久不動的(先後關係一旦固定了,就永遠不會改變),這和A序列不一樣,A系列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動的。
所以,他認為,除去A序列的B序列,並不具備時間性概念,其實就是C序列。B序列之所以不同於C序列,是因為B序列有變化、預設了A序列。因此,A序列是更接近時間本質的序列。
若A序列隱含矛盾,A序列就無法應用在現實上,時間就不是實在的
去論證A序列的矛盾是 McTaggart 的大招,要是他能明A序列有矛盾,這就意味著A序列不能應用在現實上,又如果必須要靠A序列才能明時間的本性,那麼唯一的答案是:時間不會是實在的。
McTaggart 要如何論證A序列的矛盾?他透過兩個主要的觀察:
1. 一個事件必須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事件必須有時態),但是要是它是其中一個,它就不能再是另外兩個(時態的不相容性)。
2. 但是一個事件卻同時又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
1 成立是非常明顯的,但是 2 就很讓人困惑了。McTaggart 是怎麼論證 2 的呢?
A序列隱含矛盾,所以時間不是實在的
我們來考慮一個像是A序列這樣的序列,在它之中,有一個是現在的事件,在現在的事件以前的,都是過去的事件,而之後的都是未來的事件。
我們想像這些所有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在它們發生以前,都是未來的事件;在發生時,都是現在的事件;在發生後,都變成了過去的事件。
因此,對於任何一個事件來,就變成「它未來的事件」、「它現在的事件」、「它過去的事件」都必須成立。這樣是矛盾的,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現在的」和「過去的」這三個述詞是不相容的。
這裡有一個非常直覺的反擊:事實上,我們應該要「它過去是未來的事件」、「它現在是現在的事件」、「它未來是過去的事件」,這樣就能避免矛盾。也就是,我們在述詞上加入時態。
但 McTaggart :這就變成必須在解釋時間時先預設了時間的存在。因為,當我們「它過去是未來的事件」的時候,的不外乎是「它是過去的未來的事件」,那代表我們只是後退了、又多引用了一條A序列。因為,時態預設了過去、現在與未來,這麼一來,它的矛盾顯然並未解決(因為在第一次引用A系列的時候問題就並未解決,多引用了一條,問題也只是後退而已)。
也就是,A序列本身含了一個無法理解的矛盾。
因此,時間不是實在的。


McTaggart, J. E. (1908). The Unreality of Time. Mind, New Series, 17(68), 457–474